讲义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讲义资料
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精华三页纸——《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发布时间:2023-06-01     作者:     分享到:

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考点精华三页纸——《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京疆援培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教研组在分析考试大纲并总结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对2023年度考试重要考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在这里跟考生分享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考点精华三页纸的内容,以供考生考前冲刺学习之用。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P2(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

P6(二)改性沥青混合料

(1)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加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混合料。

P8常用的挡土墙结构形式及特点表2K311015。关注挡土墙的细部结构。

P10二、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土路基

(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

(3)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0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

(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预沉量值应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共同商定确认。

(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厚度与含水量,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P11(一)材料要求

(1)填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image.png

P31桥梁结构组成(热门考点)

(1)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 铺装的平整性、耐磨性、不翘曲、不渗水是保证行车舒适的关键。

P32相关常用术语(桥梁全长、桥高、建筑高度、桥下净空等)

桥下净空高度: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P45(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1.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管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

2.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先穿束后浇筑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们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注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

(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

P46(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且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后,方可进行张拉。

2)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地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3)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5)钢绞线:低松弛力筋0→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

P57二、钻孔灌注桩基础

(三)泥浆护壁成孔

1.泥浆制备

(1)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具、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

(2)护筒埋设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宜高出施工地面0.3m。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4)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2.正、反循环钻孔(识图)

(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0mm。摩擦型桩的桩径不大于1.5m时,沉渣厚度小于等于200mm;桩径大于1.5m或桩长大于40m或土质较差时,沉渣厚度不应大于 300mm。

3.冲击钻成孔

(1)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

(3)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注意:不是钻到底再验孔),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

P59(五)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

(4)灌注桩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即商品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于40mm。

(5)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六)水下混凝土灌注

(1)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

P93-96表2K313021-1 不同类型围护结构的特点

重点是钢板桩、钻孔灌注桩、SMW工法桩、地下连续墙。

P96(3)在深基坑的施工支护结构中,常用的内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和钢支撑体系两大类,其形式和特点见表2K313021-2。

P97 2.内支撑体系的施工

①内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设计工况一致,必须坚持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②围檩与围护结构之间紧密接触,不得留有缝隙。如有间隙应用强度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或采用其他可靠连接措施。

③钢支撑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压力,当监测到预加压力出现损失时,应再次施加预压力。

④支撑拆除应在替换支撑的结构构件达到换撑要求的承载力后进行。                    

P114(一)小导管布设

(1)常用设计参数:超前小导管应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钢管直径40~50mm,小导管的长度宜为3m~5m,实际施工时,小导管的具体长度、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4)超前小导管应从钢格栅的腹部穿过,后端应支承在已架设好的钢格栅上,并焊接牢固,前端嵌固在地层中。前后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支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

(二)注浆材料

(1)注浆材料可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普通水泥单液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超细水泥四种注浆材料。一般情况下改性水玻璃浆适用于砂类土,水泥浆和水泥砂浆适用于卵石地层。

(三)注浆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

(2)注浆工艺应简单、方便、安全,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工艺(法)。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砂层中宜采用挤压、渗透注浆法;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

(3)注浆顺序:应由下而上、间隔对称进行;相邻孔位应错开、交叉进行。

P123一、施工方案与流程

   (二)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P124(2)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

①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②安装时,上下相邻两无粘结预应力筋锚固位置应错开一个锚固肋;以锚固肋数量的一半为无粘结预应力筋分段(张拉段)数量;每段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应考虑加入一个锚固肋宽度及两端张拉工作长度和锚具长度。

P125(3)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4)封锚要求

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

P132(二)确定沟槽底部开挖宽度

B=D0+2×(b1+b2+b3)

式中,D0——管外径(mm);

b1——管道一侧工作面宽度(mm);

b2——管道一侧支撑厚度(mm);

b3——管道一侧模板厚度(mm)。

(三)确定沟槽边坡

(1)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度在5m以内、沟槽不设支撑时,沟槽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2K315011-2的规定。

P133(二)沟槽开挖规定

(1)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扰动土层为湿陷性黄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P135不开槽施工法与适用条件见表2K315012(重点)

P139(二)严密性试验

(1)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沙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

(4)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

P208三、监测项目

明挖法、盖挖法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监测项目见表2K317022-2,矿山法隧道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监测项目见表2K317022-3。(注意一级应测项目有哪些)

P241一、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P246二、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二)围挡(墙)

(1)围挡的用材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宜选用砌体、金属材板等硬质材料,不宜使用彩布条、竹笆或安全网等。

(2)施工现场的围挡一般应高于1.8m,在市区主要道理内应高于2.5m,且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3)连续布置,不留缺口。

(三)大门和出入口

(4)施工现场的进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五牌一图”

1)五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安全牌、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牌、文明施工牌。

2)一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京疆援培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网络课程招生中
扫码试学网络课程
image.png

更多考试资讯、备考资料、真题习题请关注京疆援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jiangyuanpei),或登录京疆援培企业官网(www.jingjiangyuanpei.com)。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