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易错易考题—第四章单选题
京疆援培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教研组在分析2024年新版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的基础上对本年度专业实务科目考试要点进行了梳理,小编在这里跟考生们分享2024年度二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易错易考300题,以供考生备考学习之用。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第4章 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 易错易考题单项选择题部分的内容如下:
2024 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易错易考题
第4章 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
一、单选题
1.机械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大型机械设备一次灌浆应在()进行。
A.机座就位后
B.设备粗找正后
C.设备精找正后
D.地脚螺栓紧固合格后
2.环境因素对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影响机械设备安装精度的主要因素是()。
A.基础温度变形
B.设备温度变形
C.恶劣环境
D.安装场所湿度大
3.具有滑动轴承的大型风机,当合金表面有局部损伤时应进行修整,再连续运行不应少于()h。
A.2
B.4
C.6
D.8
4.压缩机试运行完毕或暂停期间,应在吸气管内通入无油干燥()。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氨气
5.起重机静载试验时,将小车停在起重机的主梁跨中或有效悬臂处,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倍。
A.1
B.1.1
C.1.25
D.1.5
6.起重机的静载试验,主梁经检验有永久变形时,应重复试验,但不得超过()次。
A.1
B.2
C.3
D.4
7.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MPa,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地脚螺栓。
A.5
B.10
C.15
D.20
8.轴承间隙的检测及调整中,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测量。
A.压铅法
B.塞尺
C.游标卡尺
D.千分表
9.离心式压缩机试运行中,轴承壳振动速度有效值应小于等于()mm/s。
A.1.6
B.3.6
C.6.3
D.11.2
10.阀门与管道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应(),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
A.开启
B.隔离
C.关闭
D.拆除阀芯
11.关于伴热管与主管的安装要求,正确的是()。
A.伴热管与主管应水平安装
B.伴热管与主管应平行安装
C.伴热管与主管应交叉安装
D.伴热管与主管应垂直安装
12.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倍,密封试验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倍。
A.1.1,1.1
B.1.1,1.5
C.1.5,1.1
D.1.5,1.5
13.某条公称直径为DN450mm的天然气管道,适宜采用的吹洗方法是()。
A.水冲洗
B.人工清理
C.蒸汽吹扫
D.压缩空气吹扫
14.蒸汽管道系统应用蒸汽吹扫,吹扫前先行()。
A.用水冲洗
B.用空气吹扫
C.暖管
D.排尽气体
15.有热位移的管道,支架安装位置应从支承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量应为位移值的()。
A.1/5
B.1/4
C.1/3
D.1/2
16.工业管道现场条件不允许进行液压和气压试验时,经设计和建设单位同意,可同时采取相应方法代替压力试验,其中不包括()。
A.所有环向、纵向对接焊缝和螺旋焊缝进行100%射线检测
B.除对接焊缝和螺旋焊缝外的所有焊缝进行100%超声波检测
C.由设计单位进行管道系统的柔性分析
D.管道系统采用敏感气体或浸入液体的方法进行泄漏试验,试验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
17.电气装置的通电检验中,逐级试通电的原则是()。
A.先低压后高压,先干线后支线
B.先高压后低压,先支线后干线
C.先低压后高压,先支线后干线
D.先高压后低压,先干线后支线
18.电缆敷设时,油浸纸质绝缘电力电缆切断后,必须()。
A.保证切断处高于邻近两侧电缆
B.做防潮封端
C.压板固定
D.铅封
19.关于母线连接固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采用规定的螺栓规格
B.螺母侧可以不装弹簧垫圈
C.螺栓应由上往下穿
D.紧固用套筒扳手
20.电动机干燥时,不应使用()测量温度。
A.温差热电偶
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电阻温度计
21.用于线路换位处及线路分段,承受断线张力和控制事故范围的电杆是()。
A.耐张杆
B.转角杆
C.终端杆
D.分支杆
22.有关母线的连接固定,正确的是()。
A.母线应在找正及固定前,进行导体的焊接
B.母线与设备连接完毕后,应进行母线绝缘电阻的测试
C.金属母线与设备连接部位,应设置热胀冷缩或基础沉降的补偿装置
D.必须通过焊接将母线固定在支柱绝缘子上
23.接地模块的施工技术要求中,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
A.1~2 倍
B.3~5 倍
C.6~8 倍
D.9~10 倍
24.可不全线装设双接闪线的是()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A.500kV
B.330kV
C.220kV
D.110kV
25.用机械牵引敷设电缆时,其牵引速度一般不超过()。
A.5m/min
B.10m/min
C.15m/min
D.20m/min
26.10kV 高压设备试验时,未设置防护栏的操作人员与其最小安全距离为()。
A.0.4m
B.0.5m
C.0.6m
D.0.7m
27.直线杆的顺线路方向位移,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
A.1%
B.2%
C.3%
D.4%
28.利用接闪器来限制入侵雷电波的过电压幅值,发电厂通常采用()。
A.阀型接闪器
B.金属氧化物接闪器
C.FS 型阀型接闪器
D.陶瓷接闪器
29.关于自动化仪表取源部件的安装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源部件应在工艺设备制造或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后进行安装
B.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应设置在焊缝及其边缘
C.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D.压力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下游侧
3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中,调校用标准仪表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A.1/2
B.1/3
C.1/4
D.1/5
31.关于自动化仪表安装原则,错误的是()。
A.先里后外
B.先重后轻
C.先校验后取证
D.先单回路后复杂回路
32.自动化仪表的取源部件安装,做法正确的是()。
A.在工艺管道防腐、衬里、吹扫后开孔和焊接
B.同一管段上的压力取源部件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下游侧
C.温度取源部件在管道垂直安装时,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D.温度取源部件应邻近阀门出口侧安装
3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的原则是()。
A.先地上后地下,先两端后中间,先土建后安装,先设备后配管布线
B.先土建后安装,先地下后地上,先安装设备后配管布线,先两端后中间
C.先配管布线后设备,先土建后安装,先两端后中间,先地下后地上
D.先两端后中间,先地上后地下,先设备后配管布线,先土建后安装
34.在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安装要求中,可燃气体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所测气体的()确定。
A.压力
B.流量
C.体积
D.密度
35.仪表调校应遵循的原则有()。
A.先校验后取证
B.先单校后联校
C.先复杂回路后单回路
D.先网络后单点
36.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在()。
A.介质温度变化灵敏的地方
B.阀门部件的附近
C.介质流束稳定处
D.介质温度稳定的地方
37.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
A.垂直
B.相交
C.重合
D.平行
38.仪表工程连续()h开通投入运行正常后,即具备交接验收条件
A.12
B.24
C.48
D.120
39.垂直管道金属保护层的敷设方法和要求是()。
A.由下而上施工,接缝应顺水搭接
B.由上而下施工,接缝应逆水搭接
C.由下而上施工,接缝应逆水搭接
D.由上而下施工,接缝应顺水搭接
40.设备管道保冷层施工中,如采用一种保冷制品,当层厚大于()时,应分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
A.50mm
B.60mm
C.70mm
D.80mm
41.硬质或半硬质绝热制品作保温层,其拼缝宽度不应大于()。
A.2mm
B.5mm
C.8mm
D.10mm
42.采用一种绝热制品,保温层厚度大于或等于()mm,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各层的厚度宜接近。
A.80
B.90
C.100
D.60
43.防腐蚀施工技术表面处理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处理的有()试验。
A.脱脂
B.转化处理
C.超声波脱脂
D.酸洗
44.下列设备可采用阳极保护技术的是()。
A.埋地钢质管道
B.蒸汽管网
C.储罐
D.硫酸设备
45.伸缩缝留设的宽度,设备宜为( )mm,管道宜为( )mm
A.20 25
B.25 20
C.15 10
D.10 15
46.下列关于金属储罐安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内挂脚手架法时,脚手架随罐壁板升高而逐层搭设
B.采用外搭脚手架法时,在壁板内侧沿圆周挂上一圈三脚架
C.采用内挂脚手架法时,在脚架上铺设跳板,组成环形作业平台
D.采用外搭脚手架法时,一台储罐施工宜用2~3层作业平台,从下至上交替使用
47.对于大型浮顶罐的安装组焊方法应选()。
A.正装法
B.倒装法
C.气顶法
D.水浮法
48.多节柱钢构安装时,为避免造成过大的积累误差,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直接引上。
A.地面控制轴线
B.下一节柱轴线
C.中间节柱轴线
D.最高一节柱轴线
49.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A.-12
B.-15
C.-16
D.-18
50.下列关于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和腹板的接缝间距,正确的是()
A.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
B.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
C.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 200mm
D.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 100mm
51.锅炉受热面组合形式根据设备的()及现场施工条件来决定。
A.重量
B.尺寸
C.结构特征
D.高度
52.锅炉受热面管子安装时,应进行()。
A.通水试验
B.通球试验
C.水压试验
D.严密性试验
53.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程序中,叶轮安装的紧前工序是()。
A.机舱安装
B.叶片与轮毂地面组合
C.发电机安装
D.塔架安装
54.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技术要求中,逆变器基础型钢其顶部应高出抹平地面()并有可靠的接地。
A.8mm
B.9mm
C.10mm
D.12mm
55.整装汽轮机安装的施工重点及难点是()。
A.汽轮机吊装
B.汽轮机找正、找平
C.汽轮机与被驱动机械联轴节的对中找正及调整安装
D.汽轮机附属设备安装
56.发电机设备安装的下述几个工序中,符合发电机安装一般程序的是()。
A.定子就位→定子及转子水压试验→发电机穿转子→氢冷器安装
B.定子及转子水压试验→定子就位→发电机穿转子→氢冷器安装
C.定子就位→定子及转子水压试验→氢冷器安装→发电机穿转子
D.定子就位→发电机穿转子→定子及转子水压试验→氢冷器安装
57.锅炉吹管的范围不包括()。
A.锅炉过热器
B.再热器
C.省煤器
D.减温水管系统
58.工业炉砌筑时,拱和拱顶必须从()砌筑。
A.两侧向中心
B.热端向冷端
C.两侧拱脚同时向中心对称
D.冷端向热端
59.圆形炉墙砌筑时可以有()。
A.两层重缝或两环通缝
B.三层重缝或三环通缝
C.四层重缝或四环通缝
D.五层重缝或五环通缝
60.搅拌好的耐火浇注料,应在()内浇注完成。
A.30min
B.25min
C.40min
D.60min
61.工业炉在烘炉阶段需要做的工作是()。
A.制订烘炉计划
B.进行全面验收
C.工业炉内衬施工
D.有关热工仪表安装
62.下列耐火材料中,属于中性耐火材料的是()。
A.高铝砖
B.镁铝砖
C.硅砖
D.白云石砖
63.耐火砖砌筑时,关于膨胀缝的留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膨胀缝应该设在受力不均匀的地方
B.膨胀缝应避开砌体中的孔洞
C.砌体内外层的膨胀缝应相互贯通
D.膨胀缝上下层应相互重叠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设备灌浆。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一次灌浆是设备粗找
正后,对地脚螺栓预留孔进行的灌浆。二次灌浆是设备精找正、地脚螺栓紧固、检测项目合
格后对设备底座和基础间进行的灌浆。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环境因素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设备基
础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和恶劣环境场所。恶劣环境场所是指生产与安装工程同时进行,
严重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听力、注意力等,可能造成的安装质量偏差。因此选择D。
3.【答案】C
【解析】具有滑动轴承的大型风机,带负荷试运行2h后应停机检查轴承,轴承应无异常现
象;当合金表面有局部研伤时应进行修整,再连续运行不应少于6h。
4.【答案】B
【解析】压缩机试运行完毕或暂停期间,应在吸气管内通入无油干燥氮气。
5.【答案】C
【解析】将小车停在起重机的主梁跨中或有效悬臂处,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1.25倍。
6.【答案】C
【解析】主梁经检验有永久变形时,应重复试验,但不得超过3次
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检查验收。安装胀锚地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基础混
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地脚螺栓。
8.【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零部件装配。轴承间隙的检测及调整
顶间隙: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不宜大于顶间隙的3倍。
侧间隙: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采用塞尺进行测量,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1/2-1/3。
轴向间隙:对受轴向负荷的轴承还应检查轴向间隙,检查时,将轴推至极端位置,然后用塞
尺或千分表测量。
9.【答案】C
【解析】
离心式压缩机试运行中,轴承壳振动速度有效值应小于等于6.3mm/s。
10.【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管道施工的技术要求。当阀门与金属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
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开启状态下安装,对接焊缝底层应采用
氩弧焊并对阀门采取防变形措施。当非金属管道采用电熔连接或热熔连接时,接头附近的阀
门应处于开启状态。
1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管道施工的技术要求。伴热管应与主管平行安装,并应能自行排液。当一
根主管需多根伴热管伴热时,伴热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应固定。
1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管道施工的技术要求。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
工作压力的1.5倍,密封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在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1.1倍,试验持
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无特殊规定时,试验介质温度应为5~40℃,当低于5℃时,应采取
升温措施。
1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管道吹扫与清洗。管道吹扫与清洗方法应根据对管道的使用要求、工作介质、
系统回路、现场条件及管道内表面的脏污程度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600mm的液体或气体管道,宜采用人工清理;
(2)公称直径小于600mm的液体管道宜采用水冲洗;
(3)公称直径小于600mm的气体管道宜采用压缩空气吹扫;
(4)蒸汽管道应采用蒸汽吹扫;
(5)非热力管道不得采用蒸汽吹扫。
1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管道吹扫与清洗。
蒸汽吹扫实施要点
1.蒸汽管道吹扫前,管道系统的绝热工程应已完成。
2.蒸汽管道应以大流量蒸汽进行吹扫,流速不小于30m/s,吹扫前先行暖管、及时疏水,检
查管道热位移。
3.蒸汽吹扫应按加热→冷却→再加热的顺序循环进行,并采取每次吹扫一根,轮流吹扫的方法。
1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管道施工的技术要求。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
歪斜和卡涩现象。有热位移的管道,支架安装位置应从支承面中心向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
量应为位移值的1/2,绝热层不得妨碍其位移。
16.【答案】B
【解析】
现场条件不允许进行液压和气压试验时,经过设计和建设单位同意,可同时采用下列方法代
替压力试验:
1)所有环向、纵向对接焊缝和螺旋缝焊缝应进100%射线检测或100%超声检测。
2)除环向、纵向对接焊缝和螺旋缝焊缝以外的所有焊缝(包括管道支承件与管道组成件连
接的焊缝)应进行100%渗透检测或100%磁粉检测。
3)由设计单位进行管道系统的柔性分析。
4)管道系统采用敏感气体或浸入液体的方法进行泄漏试验,试验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
17.【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气设备的施工技术要求。电气装置的受电步骤:
①受电系统的二次回路试验合格,其保护整定值已按实际要求整定完毕。受电系统的设备和
电缆绝缘良好。安全警示标志和消防设施已布置到位。
②按已批准的受电作业指导书,组织新建电气系统变压器高压侧接受电网侧供电,通过配电
柜按先高压后低压、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逐级试通电。
③试通电后,系统工作正常,可进行新建工程的试运行。
1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力电缆线路的施工要求。电缆断口防护要求:
1.电缆应在切断后4h之内进行封头。
2.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应有防潮的封端;
3.油浸纸质绝缘电力电缆必须铅封;充油电缆切断处必须高于邻近两侧电缆。
19.【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母线安装要求。
A 正确,母线连接时,必须采用规定的螺栓规格。
C 错误,当母线平置时,螺栓应由下向上穿。
B 错误,螺栓连接的母线两外侧均应有平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3mm以上的净距,螺母
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D 错误,母线的螺栓连接必须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值达到规定的数值。
20.【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动机的干燥。电动机干燥时注意事项:
干燥时不允许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应用酒精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或温差热电偶。
2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力架空线路施工要求。电杆按用途和受力情况分:
(1)耐张杆。用于线路换位处及线路分段,承受断线张力和控制事故范围。
(2)转角杆。用于线路转角处,在正常情况下承受导线转角合力;事故断线情况下承受断
线张力。
(3)终端杆。用于线路起止两端,承受线路一侧张力。
(4)分支杆。用于线路中间需要分支的地方。
(5)跨越杆。用于线路上有河流、山谷、特高交叉物等地方。
(6)直线杆。用在线路直线段上,支持线路垂直和水平荷载并具有一定的顺线路方向的支
持力。
2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母线和封闭母线安装。
选项A错误:母线采用焊接连接时,母线应在找正及固定后,方可进行母线导体的焊接。
选项B错误:母线与设备连接前,应进行母线绝缘电阻的测试,并进行耐压试验。
选项D错误: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方法有:螺栓固定、夹板固定和卡板固定。
23.【答案】B
【解析】
通常接地模块的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24.【答案】D
【解析】
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接闪线设置:
(1)500kV及以上送电线路,应全线装设双接闪线,且输电线路愈高,保护角愈小。
(2)220~330kV 线路,应全线装设双接闪线,杆塔上接闪线对导线的保护角为20°~30°。
(3)110kV 线路沿全线装设接闪线,在雷电特别强烈地区采用双接闪线。在少雷区或雷电
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沿线架设接闪线,但杆塔仍应随基础接地。
25.【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力电缆线路的施工要求。用机械牵引敷设电缆时,应缓慢前进,一般速度不
超过15m/min,牵引头必须加装钢丝套。长度在300m以内的大截面电缆,可直接绑住电缆
芯牵引。用机械牵引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2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气设备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高电压试验时,操作人员与高电压回路间应具
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例如:电压等级6~10kV,不设防护栏时,最小安全距离为0.7m。
27.【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力架空线路施工要求。直线杆的顺线路方向位移,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
超过设计档距的1%。
28.【答案】B
【解析】
利用接闪器来限制入侵雷电波的过电压幅值。变电站通常采用阀型接闪器。发电厂采用金属
氧化物接闪器。
2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取源部件的安装要求。
取源部件的安装,应在工艺设备制造或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故选项A错误。
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应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故选项B错误。
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压力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
侧。故选项D错误。
30.【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安装的施工准备。用于仪表校准和试验的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
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准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3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安装的原则。自动化仪表安装原则
(1)自动化仪表施工的原则:先土建后安装;先地下后地上;先安装设备再配管布线;先
两端(控制室、就地盘和现场仪表)后中间(电缆槽、接线盒、保护管、电缆、电线和仪表
管道等)。
(2)仪表设备安装应遵循的原则:先里后外;先高后低;先重后轻。
(3)仪表调校应遵循的原则:先取证后校验;先单校后联校;先单回路后复杂回路;先单
点后网络。
3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取源部件的安装要求。
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与焊接必须在工艺管道或设备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选项A错误。
压力取源部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选项B错误。
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要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
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现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选项D错误。
3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安装主要施工程序。自动化仪表施工的原则:先土建后安装;先地
下后地上;先安装设备再配管布线;先两端(控制室、就地盘和现场仪表)后中间(电缆槽、
接线盒、保护管、电缆、电线和仪表管道等)。
3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安装要求。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应
根据所检测气体的密度确定,其密度大于空气时,检测器应安装在距地面200~300mm处,其
密度小于空气时,检测器应安装在泄漏区域的上方。
3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安装主要施工程序。仪表调校应遵循的原则:先取证后校验;先单
校后联校;先单回路后复杂回路;先单点后网络。
3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取源部件的安装要求。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要选在介质温度
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现死角处以及
振动较大的地方。
3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动化仪表取源部件的安装要求。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安装要求
1.温度取源部件与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2.在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重合;
3.与管道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相交。
38.【答案】C
【解析】仪表工程连续48h开通投入运行正常后,即具备交接验收条件
39.【答案】A
【解析】在已安装的金属护壳上,严禁踩踏和堆放物品。对于不可避免的踩踏部位,应采取
临时防护措施。垂直管道或设备金属保护层的敷设,应由下而上进行施工,接缝应顺水搭接。
40.【答案】D
【解析】当采用一种绝热制品,保温层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m,保冷层厚度大于或等于80mm
时,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各层的厚度宜接近。
41.【答案】B
【解析】硬质或半硬质绝热制品的拼缝宽度,作为保温层时,不应大于5mm,当作为保冷层
时,不应大于2mm。
4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绝热层施工技术要求。当采用一种绝热制品,保温层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m,
保冷层厚度大于或等于80mm时,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各层的厚度宜接近。
4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防腐蚀施工技术。
D 错误;表面处理的方法有清洗(化学处理)、动力除锈、喷(抛)射除锈、酸洗等。
ABC 正确;其中化学处理包括:脱脂、化学脱脂、浸泡脱脂、喷淋脱脂、超声波脱脂、转化
处理。
44.【答案】D
【解析】
D 正确;硫酸设备等化工设备和设施可采用阳极保护技术;
ABC 错误;埋地钢质管道、管网及储罐常采用阴极保护技术。
45.【答案】B
【解析】伸缩缝留设的宽度,设备宜为25mm,管道宜为20mm。
46.【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金属储罐正装法中外搭脚手架和内挂脚手架安装的区别。
(1)外搭脚手架正装法:脚手架随罐壁板升高而逐层搭设;采用吊车吊装壁板。适合于大
型和特大型储罐,便于自动焊作业。
(2)内挂脚手架正装法:采用吊车吊装壁板;每组对一圈壁板,就在壁板内侧沿圆周挂上
一圈三脚架,在三脚架上铺设跳板,组成环形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即可在平台上组对安装上
一层壁板;一台储罐施工宜用2~3层作业平台,从下至上交替使用。
47.【答案】A
【解析】
正装法较适用于大型浮顶罐。包括:架设正装法(包括外搭脚手架正装法、内挂脚手架正装
法)、水浮正装法等。
4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钢结构安装工艺技术。多节柱安装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
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避免造成过大的积累误差。
49.【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结构制作。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
于-12℃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50.【答案】A
【解析】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宜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
不应小于600mm;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 300mm;H型钢端头到拼接缝的长度不应小于600mm。
5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锅炉系统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锅炉受热面组合形式是根据设备的结构特
征及现场的施工条件来决定的。组件的组合形式包括直立式和横卧式。所以选择C。
5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锅炉系统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受热面管子应进行通球试验,合金材质应
进行光谱检查。
5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程序。
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程序:施工准备→基础及锚栓安装→塔底变频器、电气柜安装→塔架安
装→机舱安装→发电机安装(若有)→叶片与轮鼓地面组合→叶轮安装→其他零部件安装→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验收
5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太阳能发电设备安装技术要求。逆变器安装:逆变器基础型钢的顶部应高出抹
平地面10mm并有可靠的接地,逆变器本体的预留孔及电缆管口进行防火封堵。
55.【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汽轮机的安装技术要求。整装汽轮机安装的施工重点及难点在于汽轮机与被驱
动机械联轴节的对中找正及调整安装。
5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发电机的安装技术要求。发电机设备安装的程序:
定子就位→定子及转子水压试验→发电机穿转子→氢冷器安装→端盖、轴承、密封瓦调整安
装→励磁机安装→对轮复找中心并连接→整体气密试验等。
5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锅炉系统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锅炉吹管范围应包括减温水管系统和锅炉
过热器、再热器及过热蒸汽管道吹洗。
58.【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耐火砖砌筑施工技术要求。跨度不同的拱和拱顶宜环砌,且环砌拱和拱顶的砖
环应保持平整垂直。拱和拱顶必须从两侧拱脚同时向中心对称砌筑。
59.【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耐火砖砌筑施工技术要求。圆形炉墙不得有三层重缝或三环通缝。上下两层重
缝与相邻两环的通缝不得在同一地点。圆形炉墙的合门砖应均匀分布。
60.【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耐火浇注料施工技术要求。浇注料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及液体
加入量应按施工说明的规定。搅拌好的耐火浇注料,应在30min内浇注完成。
6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烘炉的技术要求。烘炉阶段的主要工作:制订工业炉的烘炉计划;准备烘炉用
工机具和材料;确认烘炉曲线;编制烘炉期间作业计划及应急处理预案;确定和实施烘炉过
程中监控重点。
62.【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耐火材料的分类。中性耐火材料,如刚玉砖、高铝砖、碳砖等。其特性是对酸
性渣及碱性渣均具有抗侵蚀作用。C属于酸性耐火材料,B、D属于碱性耐火材料。
6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耐火砖砌筑施工技术要求。耐火砖砌筑时留设膨胀缝的位置:应避开受力部位、
炉体骨架和砌体中的孔洞,砌体内外层的膨胀缝不应互相贯通,上下层应相互错开。
附:
更多考试资讯、备考资料、真题习题请关注京疆援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ingjiangyuanpei),或登录京疆援培企业官网(www.jingjiangyuanpei.com)。
京疆援培网校202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网络课程招生中!!!
扫下方二维码试学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