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讲义资料
​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点睛资料——《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发布时间:2023-05-31     作者:     分享到:

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点睛资料——《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筑工程,保证消防水源充足,设置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安装临时消防竖管,管径≥75mm,每层必须设消火栓口,配备足够的水龙带。

P168:(2)现场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6)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在建工程内、伙房、库房不得兼作宿舍。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外窗,床铺不得超过 2 层,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0.9m。宿舍室内净高不得小于 2.5m,住宿人员人均面积不得小于 2.5m²,且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 16 人。

P170:(2)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从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必须在工程开工前 7d 内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申报登记。施工期间的噪声排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白天施工限值≤ 75dB(桩基施工时≤85dB),夜间施工限值≤55dB。夜间施工的(一般指当日 22 时至次日 6 时,特殊地区可由当地政府部门另行规定),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

(3)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管理部门签署污水排放许可协议、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沉淀处理后二次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现场产生的泥浆、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河流、湖泊、池塘。

(4)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在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卫部门申报登记,分类存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与所在地垃圾消纳中心签署环保协议,及时清运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应运送到专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中心消纳。

(5)①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硬化方式:混凝土路面/铺废渣或碎石/沥青路面/铺水泥砖/水泥砂浆路面)

②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8)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11)食堂应设置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厕所的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P174:(1)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2)安全警示牌应遵循“标准、安全、醒目、便利、协调、合理”的原则。(3)多个安全警示牌在一起布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进行排列。各标志牌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标志牌尺寸的 0.2 倍。

P190: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1)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 20mm。(2)护壁泥浆和清孔:第一次清孔在提钻前,第二次清孔在沉放钢筋笼、下导管后。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 1.15~1.25。(3)水下混凝土浇筑: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必须保证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 0.8~1.3m,以后的浇筑中导管埋深宜为 2~6m;(4)灌注桩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0.8~1.0m。

image.png

P213:基坑(槽)支护的主要方式:简单水平支撑;钢板桩;水泥土桩;钢筋混凝土排桩;土钉;锚杆;地下连续墙;逆作拱墙;原状土放坡;桩、墙加支撑系统;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

P213:基坑工程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

(1)支护结构监测包括:①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②对支撑(锚杆)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③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④对立柱沉降、抬起的监测等。

(2)周围环境监测包括:①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②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③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P214: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位移时,应采取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等方法及时处理。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应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也可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

P215~217:一、一般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

(1)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①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②脚手架类型选择;③所用材料、构配件类型及规格;④结构与构造设计施工图;⑤结构设计计算书;⑥搭设、拆除施工计划;⑦搭设、拆除技术要求;⑧质量控制措施;⑨安全控制措施;⑩应急预案。

(2)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 24m;双排脚手架一次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50m,高度超过 50m 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的措施。

(3)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在脚手架立杆基础下方及附近实施挖掘作业。

(4)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5)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6)作业脚手架的纵向外侧立面上应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道剪刀撑的宽度应为 4~6 跨,且不应小于 6m,也不应大于 9m;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在 45°~60°之间;②当搭设高度在 24m 以下时,应在架体两端、转角及中间每隔不超过 15m 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当搭设高度在 24m 及以上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全外侧立面上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7)作业脚手架应按设计计算和构造要求设置连墙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连墙件应采用能承受压力和拉力的刚性构件,并应与工程结构和架体连接牢固;

②连墙点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 3 跨,竖向间距不得超过 3 步,连墙点之上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应超过 2 步;

③在架体的转角处、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应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 4m;

④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二、一般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程序

(1)脚手架的内部检查与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当脚手架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时,应进行分段验收,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5)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并应形成记录,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①承受偶然荷载后;②遇有 6 级及以上强风后;③大雨及以上降水后;④冻结的地基土解冻后;⑤停用超过 1 个月;⑥架体部分拆除;⑦其他特殊情况。

P220:五、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1)移动式操作平台台面不得超过 10m²,高度不得超过 5m,高宽比不应大于 2:1。台面脚手板要铺满钉牢,台面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平台移动时,作业人员必须下到地面,不允许带人移动平台。

(2)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悬挑长度不宜大于 5m,设计应符合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周围安装防护栏杆。悬挑式操作平台安装时不能与外围护脚手架进行拉结,应与建筑结构进行拉结。

(4)落地式操作平台高度不应大于 15m,高宽比不应大于 3:1,与建筑物应进行刚性连接或加设防倾措施,不得与脚手架连接。

P221:(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4)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应不小于 1.5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应不大于 50mm,并应设置挡脚板。在电梯施工前,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 10m)设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5)在建工程的地面入口处和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应设置防护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物体打击事故。

P221~222:洞口的防护设施要求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在 2.5~25cm 范围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要有防止挪动移位的固定措施。(盖)

(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 25~50c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因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要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不发生挪动移位的措施。(盖)

(3)边长为 50~150cm 的洞口,必须设置一层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栅,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栅,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 20cm。(封)

(4)边长在 150cm 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防护。(挡)

【总结】临边(洞口)防护措施有:

①防护栏杆+②安全立网+③挡脚板

④安全平网(水平洞口处)、⑤防护棚(高度超过 24m 的交叉作业设:双层防护棚)

(防护棚两侧应封挂安全立网,外用电梯底笼周围 2.5m 范围内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

⑥安全警示标牌(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⑦夜间红灯示警

⑧采取可靠的封闭措施(临边外侧靠近街道时)

image.png

P224:(2)外用电梯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之日起 30 日内,由使用单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

P225:(2)塔吊的安装和拆卸作业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之日起 30 日内,由使用单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

(4)塔吊的力矩限制器,超高、变幅、行走限位器,吊钩保险,卷筒保险,爬梯护圈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2)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构成的工程造价是:

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1+规费)×(1+税率)

P227~230:施工安全检查评定项目(保证项目)

image.png

P233:施工安全检查评定等级,(1)优良,1)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2)汇总表得分值应在 80 分及以上。(2)合格,1)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2)汇总表得分值应在 80 分以下,70 分及以上。(3)不合格,汇总表得分值不足 70 分时;或当有一分项检查评分表为零分时。

P235:(2)措施项目费:安全文明施工费(包括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期施工增加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工程定位复测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脚手架工程费。注:二环夜临大雨,特测架已安文。

(3)其他项目费包括:暂列金额、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暂估价。

P239: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1)强制性。(2)统一性。(3)完整性。(4)规范性。(5)竞争性。(6)法定性。

P242:(1)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照不低于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规定标准的 90%计价。(2)规费、税金以及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P244:预付款额度的确定方法①百分比法:工程预付款=中标合同价×预付款比例

②数学计算法: 

P244:预付备料款的回扣:起扣点=合同总价-(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所占比重)

P245:竣工调值公式法,(1)将总费用分为不调值部分、调值部分。

(2)公式:P=P0(a0+a1A/A0+a2B/B0+a3C/C0+a4D/D0)

P247:价值工程的公式 V=F/C。

P252:(1)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以下两类:

①Ⅰ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居住功能公寓、老年人照料房屋设施、医院(已删)、老年建筑(已删)、幼儿园、学校教室、学生宿舍等民用建筑工程;

②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已删)等民用建筑工程。

(2)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 7d 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P25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其限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image.png

P253:室内环境质量验收,(1)抽检数量,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TVOC 的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 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 3 间,即 max{5%,3 间};房间总数少 3 间时,应全数检测。(2)样板间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且不得少于 3 间,即 max{2.5%,3 间}。检测点个数: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都是数字,采用“数数分离法”记忆:5151→1235+,如下图:

image.png

P260:(1)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②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③所含分部工程中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④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⑤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P261:(2)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①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②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③存在施工质量问题时,应由施工单位整改;④预验收通过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⑤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

(3)单位工程中的分包工程完工后,分包单位应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进行自检,并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验收时,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单位应将所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完整,并移交给总包单位。建设单位组织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时,分包单位负责人应参加验收。

(4)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规定:

①经返工或返修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②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③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④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满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时,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的要求予以验收。

(5)当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部分缺失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相应的实体检验或抽样试验。

(6)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P266~268:危险性较大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image.png

image.png

P269:(5)专家论证结论:专家论证会后,应当形成论证报告,对专项施工方案提出通过、修改后通过或者不通过的一致意见。专家对论证报告负责并签字确认。①专家论证结论为“通过”的,施工单位可参考专家意见自行修改完善;②结论为“修改后通过”的,专家意见要明确具体修改内容,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并履行有关审核和审查手续后方可实施,修改情况应及时告知专家;③结论为“不通过”的,施工单位修改后应当按照规定要求重新组织专家论证。

P269:5.监测方案:进行第三方监测的危大工程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工程概况、监测依据、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人员及设备、测点布置与保护、监测频次、预警标准及监测成果报送等。

P295: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1)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对于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①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³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每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³时,每 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P321: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项目的合格报告。

image.png

京疆援培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网络课程招生中
扫码试学网络课程
image.png